
原本一直封印的原著小說,直到我早前看完音樂劇版本後才認真地把原著小說解封看,今天終於看完原著小說了!
先說 Phantom 的背景吧,他在原著原來有本名,名叫 Erik。他的樣貌天生醜陋,就連他的父母都因此而懼怕他,於是他獨自離家出走。他先後到馬戲團工作過,之後他獨自到街頭表演,因為他天生有如天使的歌聲、懂得腹語和各種戲法贏得好多掌聲,自此他的聲名傳到一個皇宮蘇丹王也要派出侍衛長波斯人 Daroga (故事中的關鍵人物) 邀請 Erik 回來目的要逗國王的愛妾蘇丹小王妃開心,而他的各種邪惡手段和機關發明也助了國王政治暗殺和戰勝不少戰役而得到國王重用。他有建築能力,國王命他建築一個宮殿他也做到,於是國王因為忌諱他的才能而命 Daroga 殺死 Erik,而 Daroga 因為救 Erik 而被放逐到巴黎。而 Erik 決定歸於平凡生活當了一名普通土木工程師,後來他被召去建造巴黎劇院時發現劇院底下有好大的發揮空間的地下室,於是他隱居此地發揮他的創作和幻想,在地下室發明許多恐怖機關.... 之後就發展到「歌劇魅影」事件....
其實原著中他比舞台版本更加瘋狂,為了 Christine 不惜一切,甚至於為了得到 Christine 的心而做出他認為正確的事而繼續錯下去,他不知道 Christine 害怕他的不是外貌而是他的行為...
原著中 Christine 和 Raoul 的年齡設定為 20 歲左右,為何舞台版中的演員怎樣不像 20....

Christine 的背景和對 Erik 和 Raoul 的關係如舞台版差不多。至於 Raoul 是一位非常熱血的少年,並不是劇院的老闆,比舞台版更加進取不過比較衝動和魯莽,從小到大也十分愛 Christine ,到中段就有如舞台版那首《All I Ask of You》那樣情景,到故事末段為了救出 Christine 而和 Daroga 進入地下室跟 Erik 決鬥,可是他們進入時誤中 Erik 所設計的酷刑室陷阱,所謂酷刑室是用萬花筒鏡建造的,再加入一個類似暖爐的發熱裝置令中招者活生生的燒烤致死,Daroga 他們雖然逃出了酷刑室,可是他們跌落一個充滿火藥的河水,原來 Erik 以此來威脅 Christine 要嫁給他,否則他就會按鍵把整個劇院炸毀同歸於盡。到最後當然沒事啦,不過原著中 Erik 在放走 Christine、Raoul 和 Daroga 後不久就病逝,而 Christine 和 Raoul 則下落不明...
原著故事大綱跟舞台版差不多,好多細節就有所出入。我就有點不滿作者以調查報告形式說故事,因為他在序言以說明此作是真人真事,為了讓讀者相信他的推理在說故事時經常插入一些他的調查證據,雖然這樣做並沒什麼問題,可能這樣會間接中斷讀者追看的興趣。

睇完了?
回覆刪除